欢迎光临海南新闻热线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武大拟对3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,研究生放学校鸽子,又是为什么?

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,近日,武大研究生学院发布通报,拟对3名超过规定期限未注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。




从公布的附件看,3名研究生分别是6年、7年和2年前录取的,涉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2个培养单位。


无独有偶,在2023年,武大对10名研究生作了退学处理,相关情况和今年的一样,也是过规定期限未注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,学校联系不到本人,今年情况和去年一样。


武汉大学2020年发布公告,清退25名研究生,2021年又发布公告,清退9名研究生,原因是“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”。去年和今年清退的学生,都是录取了,研究生不到学校注册。

武大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,研究生应在规定期限内报到注册,如未到,应在2周内办理暂缓注册手续,像这种录取多年不到学校注册的,原因只能出在研究生本人身上。


认真分析,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。

一是把考研当备胎,工作了马上甩掉备胎。现在的大学生很现实,大四阶段一边备战考研一边奔校招甚至考公考编的比比皆是。尤其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这几年,早一点端上饭碗,比读研几年之后再找或更容易。不少现实的例子就是如此,读研几年了,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,结果发现直接领导就是大学毕业了直接找工作的同班同学。


二是考上了,结果发现不是心仪的专业因而放弃。如武大2013年清退的10名研究生,要么是临床学院太苦学习时间太长而放弃,要么是调剂到冷门专业而放弃。

三是研究生学费涨了,确实有人觉得性价比不高,没有经济实力供读研了。这个就不详细描述了,确实有这样的人,因为家庭经济原因,觉得再读研会拖垮大家,干脆不读了。

武大是名校,不是普通高校,也不是民办院校,当武大这样的985高校都出现研究生录而不报到的现象,说明研究生教育供大于求了,学生更加理智了。


教育人结语

武汉大学接连2年出现的研究生录而不到、超期未注册,研究生玩失踪的现象,反映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多元化趋势,反映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生态的深刻变化,反映了经济下行情况下,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窘境。

这要求高校在招生与培养环节上更加精细化,不仅要注重学术能力与潜力的考察,还需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与心理预期的引导,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,明确读研目的与未来方向。同时,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,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实效性,让研究生毕业了能在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力。


同时,各高校应优化研究生招录环节,尽量减少调剂的指标。从相关的数据看,调剂专业研究生录而不到的现象比较普遍。录不满的专业,说明该专业不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,可以砍掉,避免造成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浪费。

这一现象也提醒我们,研究生教育体系需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,灵活调整招生规模与结构,促进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,培养更多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。


总之,武汉大学研究生录而不到的现象,是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警示,它要求高校从多个维度出发,推动研究生教育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。(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,武大相关网站等)

你怎么看待这件事?欢迎留言讨论。

(图源网络,图文不相关,侵联删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海南新闻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海南新闻热线 hainan.tjxsju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